对缺水地区的水资源消耗,转变区域内城市和工业企业的高耗水发展模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同时,可以显著减少区域内的污染量,促进减污减碳的协同效应,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另一方面,建设再生水水库池塘和人工湿地净水工程,可以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水环境容量,增加湿地面积,对保障生态安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做好区域再生水的循环利用,还可以在缺水地区形成较大的水面,通过沿江沿湖的生态修复,有效提高周边地区的知名度,甚至带动低价值空间形成新的经济隆起带,显著提高周边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龙8app
要充分发挥区域中水回用效率,需要统筹区域中水生产、配置和利用,推动形成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循环利用有机结合的治理体系。
传统的中水回用模式多为企业内部、距离相近的企业之间或面积较小的企业之间,容易出现中水供需时空不平衡、回用规模和效率难以提高等问题。区域中水回用应强调区域协调,在区域尺度上协调中水的生产、配置和利用,协调城市污水厂、人工湿地、中水水库、中水管网等建设,建立区域尺度的中水配置体系;同时,要加强部门沟通,做好政策协调,形成合力,在区域范围内解决中水生产与回用不平衡的问题,将水生态环境工程与水利工程有机结合,通过中水分配制度的联合调度,实现区域内中水的充分回用。增加区域水资源总量,提高区域尺度中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
建立再生水分配制度也是支持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的必要举措。试点城市要计算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统筹中水生产、配置和利用,拓宽中水利用渠道,完善中水管网设施,将中水纳入城市水资源工业生产、市政杂用、生态用水、农业灌溉等统一配置体系。鼓励新城区规划建设再生水管网,有序推进再生水利用;鼓励工业园区、用水大户和再生水生产设施经营者合作建设再生水管网,签订再生水利用合作协议。
做好区域中水回用工作,还需要加强水质监管,确保区域中水利用安全。要加强区域中水回用全过程的水质和水量监测,严格过程管理和末端监督,确保水质安全可控;严格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所包括的工业园区或企业的排水进行考核和监管,特别是加强污水处理厂和人工湿地净水工程的运营管理,防止有害物质进入再生水库。要加强再生水库的环境管理,防止再生水质恶化,特殊用途再生水的利用应进一步处理,以满足相应用途的水质要求。